清华校长深情寄语新生:葆有生活力让青春更明亮
开学典礼上的温暖嘱托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任何境遇下都保持蓬勃的生活气息!”9月3日上午,清华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邱勇校长的这番深情寄语,让3800余名新生感受到来自师长最温暖的期许。在这个独特的历史节点——建党百年与清华建校110周年双庆之际,这场线上线下结合的开学典礼,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欢迎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第一课”。
邱勇校长特别强调了”生活力”这一关键词:”强大的生活力成就了个体生活的不朽、民族血脉的永续和人类文明的辉煌。”这句话中蕴含的深意,不正是对新时代青年最殷切的期望吗?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独特时期,清华园用25个分会场和全球双语直播的创新形式,让每一位新生都能感受到这份来自学校的温暖。
《老人与海》背后的灵魂密码
为什么邱勇校长连续七年坚持为新生赠书?今年选择的《老人与海》又传递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特别解释了这一传统背后的深意:”勇毅坚定的品格赋予个体顽强的生活力。”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展现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不屈灵魂。邱勇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指出这种灵魂是”永恒的灵魂”。他更以清华校友潘光旦先生为例——这位17岁截肢却成为社会学泰斗的学者,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力。
“希望你们以敢于直面一切挑战的勇毅,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坚定,在人生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校长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新生无不为之动容。特别是”截肢少年”周桐,这位经历8次手术仍以684分考入清华的学子,对书中灵魂有着深刻共鸣:”遇到难关,我们只有迈过去!”
七年赠书传统的教育聪明
从2015年开始,清华大学校长每年都会向新生赠送一本书,这一传统已经持续了七年。《平凡的全球》《瓦尔登湖》《艺术的故事》……每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寄托着清华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为什么要坚持这一传统?邱勇校长在致新生的信中给出了答案:”读书对于处在个人成长黄金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聪明的传递,更是价格观的塑造。通过阅读《老人与海》,新生们能提前感受到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灵魂。
双胞胎兄弟程梓峻、程梓桐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们在入学前就已读过《老人与海》,弟弟程梓桐说:”这种毅力和韧性对我的影响很大。”哥哥程梓峻则领会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这正是校长希望传递的人生态度。
生活力教育的新时代意义
在清华校长深情寄语新生的背后,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将”生活力”培养放在育人核心位置。这种生活力不仅指身体健壮,更包含心理韧性、灵魂品格和意志力量。
邱勇校长用”丰盈的生活情形”、”坚定的生活意志”等词语,描绘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学生形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教育理念显得尤为珍贵。正如校长所说:”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而正是在战胜这种困难的经过中,不朽的生活力才得以彰显。”
清华园的开学第一课,没有高深的学说,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一位师长对学子们最朴实的期许:葆有顽强的生活力,让生活之光更加明亮。这或许就是中国最高学府送给新生最宝贵的人生礼物。

浅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