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们探讨了蓝色圈地运动、北斗卫星导航体系、深海微生物的耐压性等丰富聪明。从海洋资源的争夺到科技创新,从地理聪明到环保能源,无不展现了人类对天然全球的探索与利用。让我们继续进修,共同守护这片秀丽的蓝色星球!
第701题
题目:蓝色圈地运动,是指各国争夺海洋资源的举动。
答案解析:蓝色圈地运动,这一术语形象地描绘了全球各国为了争夺海洋资源而展开的激烈竞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进步,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期在海洋领域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702题
题目:我国的卫星导航体系名字是北斗卫星导航体系,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体系,70一般泊位宽度是几倍的船宽?
选项:
A. 1
B. 2(正确答案)
C. 3
D. 4
答案解析:北斗卫星导航体系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体系,与GPS、GLONASS并称为全球三大卫星导航体系,在船舶停靠时,泊位宽度需要考虑船舶系泊时可能产生的漂移量,一般取2倍船宽,以确保船舶安全。
第703题
题目:D.耐压性(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耐压性是深海微生物独有的特性,深海环境压力巨大,而浅海的微生物通常只能承受较低的压力,深海的耐压细菌却能在高压环境下生长,并且能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保持其酶体系的稳定性。
第704题
题目:B. 大洲(正确答案)C. 大洋 D. 半岛
答案解析:大洲是指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的总称,全球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其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大洲与海洋、半岛等地理概念密切相关。
第705题
题目:87 目前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份境内?
选项:
A. 山东省(正确答案)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D. 上海市
答案解析:黄河自1855年改道后,其入海口一直位于中国山东省境内,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中国的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潮汐能主要集中在哪里
我国潮汐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其利用原理与水力发电相似,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
潮汐能的分布
我国潮汐能最丰富的地区是东南沿海,平均潮差4~5米,最大潮差7~8米,浙江、福建两省的潮汐能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浙江的江夏潮汐实验电站,建于乐清湾北侧的江夏港,装机容量3200千瓦,于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
其他海洋能资源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河流密集地带,潮汐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生物能和核能的分布则更多取决于选址的合理性。
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潮汐能资源蕴藏量约为1亿kW,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179万kW,年发电量可达624亿kWh,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我国潮汐发电站目前主要有江夏潮汐发电站。
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区图,回答第37~39题
试题分析
(1)③
(2)天然气 D
(3)D
(4)甲 纬度位置
(5)③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以其高海拔著称,被称为“全球屋脊”,在西北地区,我们能找到“沙漠之舟”的身影,远离海洋的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形成了从草原到荒漠草原,再到荒漠的天然景观。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以及江苏和安徽的中原官话区。
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
中国四大区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形区域,四大地理分区依据综合地理位置、天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哪个海区潮汐能最丰富?
答案解析
我国潮汐能最丰富的地区是东南沿海,平均潮差4~5米,最大潮差7~8米,浙江、福建两省的潮汐能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江夏潮汐实验电站装机容量3200千瓦,是我国运行的潮汐电站其中一个。
潮汐能资源
我国潮汐能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我国的海区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潮汐类型多种多样,是全球海洋潮汐类型最为丰富的海区其中一个。
南沙群岛的海洋动力资源
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潮汐能,南沙群岛海域全年日照时数达2304小时,太阳能量大,年总辐射量5734兆焦每平方米,在中国属辐射量较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