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早在秦朝末期,陈胜发动农民起义后,都城就设立在陈地。在宋朝时期,陈州也被称为淮阳府,是后来南宋与金国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地。
豫剧中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剧目叫做《下陈州》,剧情大致为包拯前往陈州视察,发现曹国舅贪污救灾粮款。虽然包拯在历史上并没有在陈州职业过,更没有斩杀曹国舅,但剧中情节引人入胜。
宋代的陈州即现在的淮阳。有一次,陈州发生大灾,包公为救灾民、惩治贪官,前往陈州。包公在查清了国舅的罪恶后,在金龙桥铡了国舅。这一故事在百科中有详细记载。
包大人,敬请皇上面前留情,宽恕我等一时之过!下不为例!”
老包沉声回应:
“哼!升堂!”
“遵命——”
包公挥毫判决:
“庞氏父子,爵高位显,皇恩浩荡,却贪婪凶残,祸害百姓。虽为皇亲国戚,罪行严重,不容赦免。虎头铡之下,决不轻饶。知县身为百姓之父母官,助纣为虐,狡诈多端。宜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即刻送往瓦埠湖畔执行刑罚!”
包公的诚实断案记载中,有一案例特别著名。当他还在天长县任知县时,曾遭遇一起案件:一个无赖将农民告上县衙。包公智出妙计,对农民说:“你回家将牛宰杀,自留部分食用,其余拿到市集中售卖。”须知,按宋朝法律规定,民间私自宰杀耕牛是违法的,但有县老爷许可便例外。农民遵命行事,真的将牛宰杀。次日,有人向包公告状,反将那位农民告发。包公当即扣押告状之人,怒问:“你为何割掉人家的牛舌?”对方被突然质问,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此计乃包公之“引蛇出洞”策略。包公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便觉悟到这是有人故意陷害农民。若农民真的触犯了法律,仇家必会进一步告发。包公让农民按指示行事,借此引出割牛舌的人。
此案充分展现了包公的机智与谋略,他用巧妙的方式揭露了无赖的阴谋,保护了无辜的百姓。